近日有居民反映:去年10月搬进当地某小区后,发现家中宽带网络很不稳定,经常掉线,一到晚上别说视频了,网页都打不开,想更换其他运营商,物业却表示小区只能购买物业公司指定的宽带服务,不能自主选择。
原来由于运营商的线路只能接到小区门口,入户的线必须用小区内部已有的,所以运营商想进驻小区,只能通过第三方公司。
情况并非个案
小区物业有选择性地让某些网络供应商进来,是早已司空见惯的潜规则了。运营商一直在推进“提速降费”,资费一年比一年便宜,可总有住户和租户难以享受到。武汉市长专线收集到存在不公平竞争的小区名单,不仅破坏了通信市场公平竞争的秩序,也损害了居民的自由选择权。
甚至还有以 “布线太乱,又不整改好”为理由剪断了小区上千家庭的宽带线路。不管以什么理由,物业公司已经构成了破坏通信设施犯罪。
通信拦路虎谁来治理?
住宅小区宽带垄断经营正成为通信行业提速降费道路上的一颗“毒瘤”。事实上,对于小区宽带垄断问题,上至国务院、住建部、工信部,下至地方政府均出台了相关规定,严禁小区宽带接入服务垄断。早在2013年,住建部就联合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《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》,明确要求住宅区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设计,必须满足多家电信业务经营者公平接入,用户可以自由选择电信业务经营者的要求。如果说商住楼不属于住宅,2018年底,工信部也发布《关于整治商务楼宇宽带垄断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的通知》。然而,在部分地区小区物业已经成为 “神仙”一样的存在。物业公司从运营商处收到的入场费用,自然进入了物业自己的腰包。而存在垄断经营的小区,用户的宽带费用往往高于市场同类价格。作为应该维护业主权益的物业公司,却靠业主的信任和不知情为自己谋取私利。前面也说了有关部门早就发过文件,要求保障业主的通信权利。从目前的情况看,物业公司已经成为通信拦路虎,例如这些违法行为——收取高额电费、收入施工进场费、收入日常维护进场费、收入通信设备占地费、对小区宽带垄断经营。小区内如果仅有一家运营商的宽带,那么该小区必定存在垄断经营问题;小区内不同运营商的通信信号强弱不一,那么该小区大概率存在收取高额入场费的问题。未来5G基站需要大规模进入居民小区,物业公司这道门槛如果不尽早铲除,必将成为我国运营商争抢5G全球领先赛道上的拦路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