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lash族就是我們常聽到的斜槓青年,而這個名詞是出自「紐約時報」專欄作家麥瑞克•阿爾伯撰寫的書籍《雙重職業》。阿爾伯說,「越來越多年輕人不再滿足於專一職業的生活方式,選擇以擁有多重職業和身分的多元生活。」這些人用斜槓 (Slash,/ ) 來介紹其一連串的頭銜或身分。
而Slash族是斜槓族的英文原名,整個族群在英文又稱Slashie。Slash族的定義上不限定於是否居家辦公,在中文語境裡,更偏向形容「做了一個和正職截然不同的兼職」,且通常和個人興趣息息相關。例如一位喜歡攝影的資料庫工程師,選擇週六週日接案去郊區外拍,或是一位喜歡吉伊卡娃的旅遊雜誌編輯,在蝦皮經營自己的吉伊卡娃公仔代購商場。
比起一般的打工兼職,斜槓族傾向投注更多心力在另一個身份,甚至可以說是「副業」,這個兼職身份比起臨時打工,更具有長遠時間的持續性,若副業做得有聲有色,也有可能朝向創業或全職之路邁進。
通常斜槓的工作類型會偏向興趣導向與專業導向,如果是週末利用零碎時間去商場發傳單、到餐廳當工讀生,則通常會用「兼職」、「打零工」作為形容,而非使用「斜槓」一詞。斜槓通常意指隨著投入時間的累積,可以不斷磨練專業技能與變現成收入的事業。
Slash族通常具備下列條件:
1. 職業:現職職業數量屬於複數,多元不只單一的職業頭銜。
例如「工程師/人像攝影師」、「新聞編輯/散文作家」、「攝影師/服飾平面模特兒」
2. 專長:原本正職工作的專業能力已經到天花板,透過另外一種身分自我實現。
3. 開創性:斜槓族擁有勇於挑戰的精神與個性
於一職位獲得相當成就後,希望轉往另一專業領域發光發熱,展開不同的職涯之旅。